“红色印记@家乡”引起强烈反响,思政教育还有这样的“打开方式”

发布时间:2020-11-23 来源: 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委学生党总支精心打造、历时4个半月的红色印记@家乡活动在1030日落下帷幕,而这个活动的影响却一直在持续。20201119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了该活动,党建网20日全文转发,阅读量突破6万。

 


 “舞台”上,40名大众评审陆续投掷手环,为心怡的选手献出神圣的一票,“舞台”下,方才激情演绎的选手们手心微汗,等待着最终的结果……这不是大型选秀综艺,而是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举行的“红色印记@家乡”活动决赛现场,选手们分享的是一个个切身体会的家国故事。

让“四史”教育不止局限于课堂,更映照在祖国大地上,照亮学生的奋斗路程。为加强“四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委自今年71日起开展了“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红色印记@家乡”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小”切口作出“大”文章

“四史”是一部底蕴深厚的教科书,这部教科书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更需要融入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从现在的生活中来,到过去的生活中去,时空穿梭旅程间,小切口往往能激发大张力。

疫情期间,如何在减少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的大前提下,吸引爱动手、重体验的青年学子主动挖掘“四史”宝库?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委决定布置一道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形式的“开放命题作文”,鼓励学生从最熟悉的家乡开始,把“四史”读深,读透,读活。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员院长蔡立辉介绍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同学们了解我们党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让四史教育鲜活起来,真正走到同学们的心里去”。

南起海南,北至黑龙江,西抵新疆,东达福建。暑假期间,学院近200名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在自己的家乡或者居住地,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拜访包括离退休老干部、拥军模范、英雄人物及后代,或游览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等方式,自主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经过两个多月的游历,60多天的探寻,活动共形成了182份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心得随笔。

家在广州的入党积极分子廖泽舜选择前往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的广州起义纪念馆,追溯血与火的革命岁月。“广州起义中体现出共产党人敢为人先和追求进步的革命精神”,廖泽舜说,“虽然今天没有革命的枪林弹雨,但是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仍然充满机遇和挑战,我们年轻人应当以一股敢闯敢试的精神投入到新时代的奋斗浪潮之中”。

廖泽舜坦言,之前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比较浅显,抱着讲好家乡四史故事的心态使他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更深刻地思考家乡红色印记对自己和当代青年人的启示。“这样的活动形式很新颖,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自己不仅是一个努力提高思想素质的学习者,也是一个肩负红色文化传播使命的讲述者,双重的身份给我带来了双倍的收获”,廖泽舜说。

以点带面,提高“四史”故事传播力

每个学生了解一个英雄人物,参观一处红色教育基地,认识一段历史都是一个点,这些点串联在一起便成了一条生动丰富的“四史”传承线。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搭建平台,促进支部内外、党群之间的学习分享,又让“四史”教育形成广泛覆盖面。

“红色印记@家乡”活动决赛现场,9名选手用幻灯片演讲的方式展示寻访家乡红色记忆的独特经历,向在场师生述说自己心路历程。他们之中,有的与同为父母的党员一道重走南粤红色古驿道,感悟苏区革命精神;有的在建军节前夕,探访了社区里两位经历过枪林弹雨的退役军人,聆听老党员的初心故事;有的追随先辈的足迹,重温爷爷煤油灯点亮的长征路和爸爸建设延安的历史;还有的走进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追忆红色精神……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的李晓晓利用暑假参观了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水利工程,领会了小浪底作为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的重要战略性地位。演讲台上,他还向在场同学分享了他的战友坚守小浪底,为预防洪旱灾害、反恐进行艰苦训练的故事。无论烈日寒冬,武警战士必须时刻始终保持战备状态,在和平年代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守卫着这座国之重器,李晓晓说,我们应该向他们和曾经在这项伟大工程中付出血和泪的战士们致敬

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但对于我而言,遵义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外公的家乡。研究生第三支部苏朗向大家分享了自己遵义老家寻根的经历和感悟。苏朗的外公出生在遵义,1950年响应国家号召从军,先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在部队的时候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转业后定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余生未曾再还桑梓。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七十周年之际,为了追寻刻在血脉里的红色家国记忆,苏朗和家人踏上了遵义寻根之路,与素未谋面的亲人团聚。在他们眼中外公是家族的骄傲,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外公一样为了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背井离乡的人,才换来了如今的国泰民安。苏朗从舅舅口中得知,外公从离开家到去世,55年未曾返乡,但家乡的亲人们却从未把他忘记,逢年过节总会提起,外公的堂弟每每回忆起当年送外公参军的情景都眼泛泪花。

我想对我的外公说,您从未被遗忘,就如同千千万万为了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背井离乡甚至是献出生命的最可爱的人一样,你们将成为红色印记永远被历史和人民所铭记。铭刻在故乡大地上的家国情,让现场师生潸然泪下。

激活多载体,培育行动者

除了红色印记@家乡活动,从今年71日起,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委陆续举办了用歌声庆祝建党99周年主题党日活动、守初心担使命,学习四史正当时线上爱国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创新四史教育手段,让学生学思践悟,感受到家国之间的红色纽带,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我们在顶层设计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把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进行全流程、全方位融入,让学生不仅思想进步,专业过硬,还能具备审美的眼光、劳动的热情和强健的体魄,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曾伟说。

通过激活多元载体,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让参与的学生走起来、学起来、唱起来、写起来、讲起来,并在这一过程中自觉成为传播与传承四史教育的行动者。听到同学们分享身边的四史故事,我在感动之余,更觉得这些逝去的、健在的英雄在时刻提醒我,在我们党实现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道路中,我们是参与者,建设者,硕士二年级学生、学校第4期忠信笃敬班学员王文巧说。

举办学习四史系列活动的意义是让同学们将小我融入大我,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党委负责人廖勇表示,这样人生的奋斗会更加精彩,人生会更加有意义。

  

责任编辑:姜晓丹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040693/595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