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下午,我院学科前沿讲座暨“公共管理论坛”第57期在教学大楼A1205室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特邀马亮教授(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为主讲嘉宾,讲座题为“国家治理的技术与技术的国家治理”。讲座由我院胡辉华教授主持,全院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图1 胡辉华教授
首先,马亮教授以“双11”“618”等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活动为切入点探讨电商与电政的关系,提出技术对于治理的两面性,进而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国家治理的技术与技术的国家治理。接着,马亮教授以中国与欧洲为例分析了地理因素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介绍了一些国家治理理论观点,提出国家治理的核心要件是由导向器、探测器、影响器、缓冲器四个部分构成,并进一步阐明了国家治理的核心要件的概念。
图2 马亮教授
随后,马亮教授通过“电子医保卡与政策企业家”“治理行人闯红灯”“大数据在一卡通的应用”“轻松筹、水滴筹与区块链技术”等案例进一步说明了互联网技术是如何对国家治理进行赋能的。最后,马亮教授对技术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进行总结,提出了国家治理的“中国模式”,从道术法以及新兴技术方面介绍了国家治理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胡辉华教授随后对此次讲座进行了简要而精辟的总结。
图3 讲座现场
马亮教授的讲解旁征博引,思路清晰明了,使在场师生受益颇多。在提问环节,马亮教授与同学们就“技术对于国家治理的赋能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利用大数据反腐”、“如何平衡对于技术的深度依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促进了同学们对技术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的认识,也引发了同学们对将技术应用于国家治理中所产生的问题的思考,拓宽了同学们的研究视野。
【嘉宾介绍】
马亮,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院研究员(2012-2015)、高级研究员(2015-2016)。研究方向为:政府创新与绩效管理。出版著作四部,译著一部,在Govern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Management Review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和《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的副主编,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中国公共行政分会(SCPA)和公共绩效管理分会(SPPM)的常务理事,并担任40多份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曾获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公共管理研究会议(PMRC)“最佳论文奖”、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创始人会员”等称号。担任《政见》观察员,并经常在新闻媒体发表评论。
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研究生会